伟大的思想越看越相似,糟糕的想法各有各的局限。
上篇:人如登山
早些年,我有个自己构建的研究体系,我把它称为研究的三重境界:
第一层是事实发现和挖掘(fact finding),这是基本的研究能力,就是给你一个对象,到最后,你能在信息层面挖掘详实详尽,几个人围起来问你,无论怎么问都问不倒你,那基本上就完成了研究的第一层打磨。达到这一层,需要打磨的是一些通用研究技能,譬如数据分析、调查访谈能力、信息搜索和挖掘能力、最最基本的商业知识、沟通能力、外语能力等等,这并不需要多少天分,努力和勤奋一些就好,大部分人做到并不困难,毕业之后的前三年,很多人也在这一层里爬坡和打磨。
第二层是独立思考。基于第一层的信息和事实的挖掘,归纳和提炼之后,能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立判断。这对逻辑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独立思考,也意味着一定程度上需要否定他人甚至大多数人,这需要一些勇气、信心和自我认知,甚至和性格里的天性有很大关系,有的人很容易迈出这一步,有的人这一步非常难突破。
其实,做到了前两层境界,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专业人士了,在职场里,这样的人做到一个业务线的中坚力量也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还有更困难的一层,也是研究体系的最高一层,那就是具备修正系统的开放思维体系。 具备开放思维体系的人,会做两件事:第一,是用跨学科的知识框架来解释和审视以上的结论。第二,这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每隔一段时间,对同一个对象,他可能又有更多的思考和结论在里面了。
第一层需要刻意练习的韧性,第二层的独立思考需要否定他人的勇气,第三层需要否定自己的智慧。
在我们主流的价值观体系里,对独立思考有一种全盘接收的欣赏和肯定,但我认为独立思考的价值很多时候是被高估和过誉的。除非你具备修正体系,否则很多时候,独立思考和固执己见之间的界限模糊。
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隐形缺陷,在于把人按照学科类别进行划分,高中的文理制是一条分野线,到了大学,按照专业来划分,又是二次强化和确认。从劳动力的社会分工上,这具备合理性,也符合经济规律,可以保证整体收益最大化。但从个体的成长上,却未必是最有利的方式。
开放的思维体系,多要多学科知识框架的供养,如果这种跨学科跨越了大的类别甚至更好。一个学物理的人,如果懂化学(都是自然科学范畴),看起来并不算太性感,但是如果他懂艺术,还精通哲学或者懂一些经济,那这种人的思维体系的开放度会非常高,和这种人交谈,你会发现如沐春风,字字珠玑,每一根白头发里都藏着智慧。
其实,抛开做研究这件事不谈,我们放大到其他领域和岗位,也大体如此。不同行业和领域两波人,还在底层和中层爬坡,这两波人在一起通常很难碰撞出火花,行业的差异和岗位的差异会主导两个人的交际场,而做到高手这一层之后,更多的是共性和相似。各种私董会里面,不同领域的企业家能玩到一块去,一部分也有这个因素在里面。低手各有各的不足,高手和高手之间都差不多。
对开放思维体系的修炼,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从大学毕业之后,人应该尽快忘记自己的专业,逐步去掉因为劳动力社会分工而戴上的标签。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在脱离学校之后,所有的学习和信息吸收都会具备很强的功利性,会失去对一门基础学科去学习的耐心。
对开放思维体系的修炼,一个难度是根本意识不到,第二是即便意识到了,也难以做到。知难,行也难,甚至更难。
这是一场艰险的旅程,多年前我意识到这个路径之后,蹒跚学步,一路走来。这真是一个充满挫折和收获的旅程,挫败来自经常的犯错和试错,耗费的时间和额外精力太多,过程会比较辛苦,容易在机会成本之间反复衡量。而收获,也是来自时常意识到半年前甚至一个月前的自己是个傻货,不断发现自己的幼稚和愚蠢。几年前,我开始陆续的把一部分思考沉淀下来,从中也收获了很多预期外的反馈,对我而言,这个公众号就像是一场大型的社会实验室。我投石问路的抛出一个小观点,看看市场的观点,对我又形成一个正反馈。譬如――
那篇首次被广为传播的《三分之一即是全程》,无非是把传统的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放逐到量子物理的最基本框架下来重新思考而已。
高中学的是理科,最喜欢的是物理课。在新浪工作时候,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了金融知识,还考了个CFA,让我后来喜欢从企业的“物理学状态”来重新理解公司的估值体系,从而一度喜欢在二级市场用Momentum方式来确定基本面的买点和卖点,一些思考零碎的体现在《增长的接力棒》《从ad load说开去》等等三四篇文章里。
…后来重新理解企业文化(《公司的全局变量》),意识到以上这套东西的局限性,又逐步抛弃了……
对罗纳德 科斯理论的笃信,让我后来喜欢从资源配置优化的角度来理解企业战略;
之前写的《失控》无非是从生态学/生物角度考虑互联网的用户、公司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人一旦意识到原来还有第三重的路径可以走,就难以再甘于回到平庸。这条路看起来并没有尽头,爬山的过程会越难越难,成长无法复制,也难以粘贴,只有时不时提醒自己:且行且驻,余生保重。
下篇:企业如人
个体的成长是如此,企业成长的路径也是大体经历这么三重境界:
第一层是产品和服务。所有企业在成立之初,所有的事情都聚焦在如何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怎么打造一款产品和提供具体的服务。那些“增长黑客”“品牌秘籍”和“用户体验的要素”,都是这个层面的东西。
第二层是从产品和服务拔高一层到战略层面,战略是一个企业对市场的认知总和。
第三层是企业文化,这是一个企业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总和。产品服务和战略都是局部的变量,只有企业文化是全局的变量。 所以我在《公司的全局变量》里提到:
“一个公司,短期靠好的产品和服务,中期看战略,长期还是看文化,也就是能够持续产生优秀产品的系统性力量。在一个公司的发展历史中,产品会失败,战略也可能发生错误,文化是最后的纠偏剂。”
至此,你会发现,这和前文说的研究的三重境界中的“具备修正体系的开放思维体系”,本质上是一回事。企业文化是可以用来纠偏的,但能否发挥这个作用,还得取决于企业文化本身是否具备开放的思维体系。
企业变大过程中,很多人会把企业文化的变质甩锅给文化的稀释。譬如:2010年前后,某厂曾经把随着人员规模扩张之后文化的稀释当做一个大的挑战。这是一个舍本逐末的误会,文化稀释并不是洪水猛兽,随着人员扩张,从劳动力市场招募100%文化认同的人肯定会越来越来少,必定会开始招募80%认同度、60%认同度的人进来,所以,文化稀释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物理现象”,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重点在于:回到企业的原本文化,是否是一个自生长的开放体系,对多元性具备包容和兼容能力(类似“文化之文化”),文化是否具有反脆弱性。否则,就算不被稀释,原本的企业文化也不见得就如何完美。
譬如美国文化,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所以在美国的本源文化里,本身就包含了开放、自由和包容,曾经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个自生长的开放体系,也具备文化上的反脆弱。早期的印第安人,犹太人,到后来的非洲裔和亚裔群体,都能融进这个体系里,对文化稀释的正面预期,成为文化本身的一部分。
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企业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投射,企业文化上的溃败,到最后,或多或少的总能找到企业家身上某方面的缺陷,其来源大体有两种:一是正规教育体系遗留的认知缺陷,二是在正规教育体系之外,社会和家庭体系带来的人格缺陷。高段位的企业家,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避免自己在偏好的某一方面走火入魔,会设置外化的东西(机制或人)来克制它,给自己主动找个“扫地僧”。
微软的前任CEO史蒂夫・鲍尔默在2000年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2008年,鲍尔默接替盖茨成为总裁。鲍尔默是美国商界里非常典型的精英派,在哈佛商学院接受训练,一路高光而来。鲍尔默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执行力超强,这种背景的强人,在规则确定的游戏里,会非常如鱼得水,鲍尔默如果不进入商界而是体育界,大概率也能顺风顺水,体育恰好是个规则确定的游戏。实际上,这位大哥退休之后还真成为体育俱乐部老板。
从2008年至今,在IT产业界,正好是个规则被打破和重塑的年代,市场进入混沌,在动态规则下,需要更加开放的思维体系来应对,鲍尔默对变化的迟缓和对趋势的错判,一再被人诟病,网络上至今传播着鲍尔默对Apple和移动市场的激进而离谱的语录,鲍尔默在位的最后五年,也是微软“失去的五年”,微软不知不觉成为了“创新者的窘境”的现实注脚。当宣布鲍尔默下台时,市场以微软股价大涨作为回应。
如果说微软前任CEO为“认知缺陷的负面性”提供了牵强的注脚,那微软现任CEO则为“人格魅力给企业的积极面”带来了相对靠谱的证据。
微软现任的CEO纳德拉是完全不同风格和思维体系的人,这位CEO接替鲍尔默之后,微软内外对纳德拉最大的评价是重塑了微软文化。纳德拉的成长经历中,家庭生活的影响对他非常大。他的家庭并不像很多人那样美满,纳德拉的第一个孩子患有先天性脑部麻痹,而女儿患有学习困难症,两个孩子的不幸让纳德拉和妻子长期陷入四处奔波。在这种成长背景下,他的性格里对人间的苦难有了更直接的认知,具备深刻的同情心和同理心,更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同理心这个东西,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应该会有,但其实也那么容易获得。因为习得的成本通常是非常高的,习得的方法也通常是经历而非教育,一万小时定律在这里并不起关键作用。
这位平易近人的CEO以微软掌门人身份首次访华,也是毫无违和感的现身在深圳华强北,在充电宝和手机壳的店铺间里穿梭,就像自己人一样。我们还可以从纳德拉推崇的几本书籍里管窥这位CEO的思维体系:《地理思维:亚洲人和西方人有何不同》,《生物经济学》《资本主义将如何终结》《非暴力沟通》,在他自传书籍《Hit refresh》里,还有关于社会、隐私和人类自由的大段大段的思考和阐述,有一些描述,如果把作者换成是一位政客或者人类学家,也看起来完全说的过去。高手之间总是越来越相似,因劳动力分工的社会标签越来越淡化,还原成为本源的Human Being。
潘乱在那篇《百度没有文化》里像刨祖坟一样的追溯Robin的成长史,无非也试图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企业家的成长路径之间,找到两者背后的文化牵连。程苓峰(卢泓言)曾经有篇文章叫《马云的火性 PK 马化腾的水性》,也是留意到二马在性格上的迥异,是如何投射在阿里和腾讯的企业战略和战术上。
人如企业,企业如人。
企业文化上具备开放的思维体系,如何倒过来对第二层的战略形成反哺?
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积累一套对成功和失败的信念,譬如这样做就行,那样不靠谱。一度反复的成功和失败,又会强化这种信念。这种信念在大部分时候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直到外界环境发生动态变化,就会演化成”认知阑尾“。所谓的认知阑尾,就是在过去曾经work的规律和法则,现在其实已经不再持续work或者力量已经衰减,对未来成长帮助不大甚至有害有毒的那套信念。对认知阑尾的抛弃,需要否定自己,这并不容易,Group thinking的重塑是个难度更大的东西。
曾经读过一本国内讲投资的畅销书籍,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觉得很爽,畅快,直拍大腿,后来仔细想却发现问题很多,譬如,文中有大量类似这样的提炼结论:
得什么者得天下? 高端酒,得品牌者得天下,中低端酒,得渠道者得天下。基金业,得人才者得天下,制造业,得规模者得天下,大宗商品,得资源者得天下。
这类总结和提炼的语言,会让读者有阅读的快感,因为降低了理解成本,对不熟悉行业的人来说,有种迅速找到法宝的窃喜感。但需要警惕的是:这些结论的阐述方式,有太多的过度拟合,有很明显的封闭体系的痕迹,当外置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结论都会发生变化。
结语
重回文章的开头,伟大的想法之所以越来越相似,大都是因为有修正体系,把不确定当朋友,与不安全感和谐共处;糟糕的想法各有各的局限,大都是因为封闭体系,追求确定性和安全感。
对开放思维体系的修炼是一条无尽之路,人和组织,皆是如此。
这真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少人有走,才值得走。
附:如何研究透一家公司?
1、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企业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状态。
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企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上,既要重视行业前景,也必须关注企业素质。投资机会来自于具有垄断经营能力的企业低成本兼并劣势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从而进一步构筑市场壁垒,获得产品的定价权。
如果兼并不能做到边际成本下降就不能算是好的投资标的。比如,国企在行政推动下的兼并做大,并非按照市场定价原则进行,因此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此类国企不具备投资价值。 那些在行业萧条期末端仍有良好现金流,极具竞争能力的企业在大量同类企业纷纷陷入困境之时极具潜在的投资价值。判断行业拐点或需求拐点是关键,重点关注那些大型企业的并购机会,如国内四大钢铁公司。
产业升级创造新的需求,旧的天花板被解构,新的天花板尚未或正在形成。如汽车行业和通讯行业。这些行业通常已经比较成熟,其投资机会在于技术创新带来新需求。“创新”――会打破原有的行业平衡,创造出新的需求。关注新旧势力的平衡关系,代表新技术、新生产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其产品和服务将逐步取代甚至完全取代旧的产品,如特斯拉电动车(TSLA)和苹果(AAPL)的创新对各自行业的冲击。
行业的天花板尚不明确的行业。这些行业要么处在新兴行业领域,需求正在形成,并且未来的市场容量难以估计,如新型节能材料;要么属于“快速消费”产品,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的医药产品和服务。
我们完全可以从公司和行业报道中,通过以上3点探讨深刻了解一家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未来想象空间。
2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企业用什么途径或手段向谁收费来赚取商业利润。
研究商业模式的意义在于: 是不是个好生意? 这样的生意能够持续多久? 如何阻止其他进入者? 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壁垒。 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壁垒三位一体构成公司未来投资价值:前者指企业的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是指实现前者的能力,壁垒是通过努力构筑的阻止其他公司进入的代价。
通常来说,我们尽可能投资那些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商业模式的企业。商业模式进一步分析涉及企业所处的产业链的地位如何?处在产业链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整个产业链中有哪些不同的商业模式?关键的区别是什么?那些是最有定价权的企业?为什么?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是否具备很强的粘性?等等,这些决定该商业模式能否成功。
3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模式谁都可以模仿。但是,成功者永远是少数。优秀的企业关键是具备构筑商业模式相应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含:股东结构,领军人物,团队,研发,专业性,业务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应用,财务策略,发展历史等等。
专一性:专一并不等同于“单一”,而是指企业在某一领域具有深度挖掘和扩展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专一性决定了企业的主攻方向和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必有成就。
创新能力:优秀的研发团队,已经获得的能够提供高标准产品和服务的先进的工艺、流程,或是发明专利,等等。纯粹的技术并不构成永久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某一领域的技术壁垒(如专利技术)却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企业的领先优势。此外,技术优势会带来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的优势,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就能够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回报。
管理者优势:企业的发展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企业的领导者及其管理团队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素质,关系到企业能走多远、能做多大,“投资要投人”正是这个含义。 在这一部分,重点要考察领导者和管理团队成员的背景,通过跟踪他们的言行(通过新闻、招股说明书或董事会报告)中获取企业的发展方向、行业战略、用人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我们需要判断他们的人品、格局和价值观,这些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企业的前途,也间接地影响到投资者的回报率。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诸多条件中,对人的因素的考察极其重要。
4
经济护城河(市场壁垒)
护城河是一种比喻,通常用它来形容企业抵御竞争者的诸多保障措施。
上面所述的核心竞争力是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们还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条件来确认企业护城河的真假和深浅:
1.回报率:回报率主要指毛利润、ROE(股东权益回报率)、ROA(总资产回报率)和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
2.转化成本:用户弃用本公司产品而使用其他企业相类似产品时所产生的成本(含时间成本)与仍旧使用本公司产品所产生的成本差值。
3.网络效应:是指企业的销售或服务网络,这些网络的存在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以用户为中心的便捷性就能产生粘性。
4.成本与边际成本:企业要想长久地保持成本优势并不容易,它需要有优于对手的资源渠道(原材料优势)以及更优越的生产工艺(流程优势),更优越的地理位置(物流优势),更强大的市场规模(规模优势),甚至是更低的人力成本。
5.品牌效应:品牌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反映出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质量、品位和口碑。品牌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为企业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附加值。
因此,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品或服务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具有很强的辨识度。 是信任、依赖和满足感。
5
成长性
成长性侧重未来的成长,而不是过去,要从天花板理论着眼看远景。成长性需要定性、而无法精确地定量分析。
6
回报率水平
ROE(股东权益回报率,或净资产收益率)
ROA(总资产回报率)
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
7
安全性
1.产业结构:A.现金资产,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比重,代表了企业的现金储备。B.可转换现金资产,包括金融资产、交易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等等。C.经营性资产
2.负债结构:A.有息负债 B.无息负债
3.运营资本与资本流转:A.应收账款与主要欠款方 B.存货构成 C.资本流转情况,即:本期运营资本变动与上一期运营资本变动的差值。 运营资本变动=(预收+应付)-(应收+预付+存货) D.用别人的钱赚钱。E.信用。这里的信用是指票据信用。票据是一种信用融资,企业的应收票据是对下游客户的信用,应付票据体现了上游客户给予企业的信用。
4.现金流:现金流是评估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因为利润可以被粉饰,其结果的水分较多。
经营现金流持续为正的企业具备研发和投资实力。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
A.现金增加值和经营现金流都是正值――企业很安全。
B.现金增加值为正或者相抵,经营现金流为负值。表明筹资、发债或者银行借款的现金流入抵消经营现金支出。
C.现金增加值和经营现金流为都为负值,表明公司存在财务问题。当然对于家公司的判断要看其发展趋势,要看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壁垒。
D.现金增加值为负值,但经营现金流为正值。说明企业有投资、研发或者还债支出。这种情况须具体分析。
1
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估值模式
重资产型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以净资产估值方式为主,盈利估值方式为辅。
轻资产型企业(如服务业),以盈利估值方式为主,净资产估值方式为辅。
互联网企业,以用户数、点击数和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
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
2
市值与企业价值
1.无论使用哪一种估值方法,市值都是一种最有效的参照物。
2.市值的意义不等同于股价的含义
市值=股价×总股份数
市值被看做是市场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可,侧重于相对的“量级”而非绝对值的高低。国际市场上通常以100亿美元市值作为优秀的成熟大型企业的量级标准,500亿美元市值则是一个国际化超大型企业的量级标准。而千亿市值则象征着企业至高无上的地位。市值的意义在于量级比较,而非绝对值。
3.市值比较
a.同股同权的跨市场比价,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市场上的市值比较。如:AH股比价。
b.同类企业市值比价,主营业务基本相同的企业比较。如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比较。
c.相似业务企业市值比价,主营业务有部分相同,须将业务拆分后做同类比较。如上海家化与联合利华比较。
4.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市值+净负债 EV的绝对值参考意义不大,它通常与盈利指标组合,用来反映企业盈利、净负债与市值之间的关系。
5.估值方法
1)市值/净资产(P/B),市净率
考察净资产必须明确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净资产要做剔除处理,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性资产结构。市净率要在比较中才有意义,绝对值无意义。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净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净率区间。
2)市值/净利润(P/E),市盈率
考察净利润必须明确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净利润要做剔除处理,以反映企业真实的净利润。市盈率要在比较中才有意义,绝对值无意义。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盈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盈率区间。
3)市值/销售额(P/S),市销率
销售额须明确其主营构成,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
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销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销率区间。
4)PEG,反映市盈率与净利润增长率之间的比值关系。
PEG=市盈率/净利润增长率
通常认为,该比值=1表示估值合理,比值>1则说明高估。
价值=年收益×(8.5+预期年增长率×2) 公式中的年收益为最近一年的收益,可以用每股收益TTM(最近十二个月的收益)代替,预期年增长率为未来3年的增长率。
假设,某企业每股收益TTM为0.3,预期未来三年的增长率为15%,则公司股价=0.3*(8.5+15*2)=11.55元。
该公式具有比较强的实战价值,计算结果须与其他估值指标结合,不可单独使用。
5)还有一种常用的估值方法――利率估值法,见下文。
6)以上方式均不可单独使用,至少应配合两种联合研判,其绝对值亦没有实战意义。
估值的重点是比较,尤其是相似企业的比较,跨行业亦没有意义。
1
市场利率
1)利率水平体现了市场融资成本,也是衡量市场资金面的有效指标。
2)利率双轨制。由于制度原因,我国的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存在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的并行存在的状况。
官方利率(银行利率)并不能完全反应市场的真实融资成本和资金供需关系。
3)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当前为3%),被认为是中短期无风险收益的参考标准,其倒数代表了当前市场静态市盈率,即:1/0.03=33.33。
当股票市场综合市盈率低于此数值则表示投资于股票市场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
4)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与国债回购利率(Repurchaserate),这两个利率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市场资金面的波动,具有较强的实战参考意义。
因此这两个利率指标通常被视作短期无风险收益率的参考标准。他们的倒数反映了市场的动态市盈率范围。
5)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参考标准。
6)上述各种市场利率的综合值,体现了市场整体资金的安全边际,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投资人的风险偏好。
2
利率估值法
1)利率估值法,市场的安全边际
收益率=收益/买入价格 “买入价格决定收益率”。
把上面的计算公式转换一下,买入价格=收益/收益率。这个方程式告诉投资人这样一个事实:假设一家公司的收益是每股0.3元,要获得相当于市场无风险收益的水平(假设为4%),那么,买入股票的价格必须低于7.5元(买入价格=0.3/0.04=7.5)。
换而言之,当股价低于7.5元时,投资者就能够获得高于市场利率的收益。7.5元这个计算结果可以被认为是该股票的安全边际值。
2)多重利率估值法
把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长期Shibor利率、国债回购利率、银行理财利率分别代入公式,便可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无风险收益率区间。这个区间代表了市场的安全边际范围,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策略,也间接地影响了市场整体资金的去向。
3)折扣和溢价
估值须根据具体的行业和企业特性来确定,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还是格雷厄姆估值法或利率估值法,无论哪一种估值方法,根据“买入价格决定收益率”原理,买入价格越低,则未来收益率就越高。
1
双击与双杀
每股收益EPS体现了企业的盈利情况,市盈率P/E反映出投资人对企业盈利状况的预期,一个是现实,一个是愿景。当商业景气回暖、企业EPS回升,并且伴随着市场预期好转P/E逐步走高。现实和愿景同步上升,能够为投资者享带来股价的倍乘效应,获得巨大的投资回报。将上述情况反过来就是戴维斯双杀。戴维斯双击、双杀很难量化,往往在数据上体现出来之时,股价已经面目全非。(戴维斯双击是指在市场低迷之时,在EPS和P/E相对低位并预计企业将出现盈利拐点之前买入股票,待其盈利好转)
2
好股不怕等三年
对于一个优质的企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持续关注和等待,等待市场错配的机会。
这种机会需要完美的、多方面的因素共振配合,包括市场综合因素、行业景气度和黑天鹅事件等等。对于稳健的投资者而言,戴维斯双击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至少是数年才有一次。一旦双击成功,股价将会上涨至少1倍以上,优质的领头羊企业有可能上涨数倍或数十倍!一旦错过双击买入的机会,股价也许就再也没有可能回到双击前的水平。做投资的乐趣就在于寻找这样的股票,享受复利!
3
主流偏见
舆论是市场情绪的放大器,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大机构观点具有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其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这部分具有巨大市场影响力的舆论也被称之为“主流偏见”。主流偏见会引导市场共识,对主流偏见的方向性解读能力是成熟投资者的基本功。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认为:主导价格趋势的主要力量是主流偏见。主流偏见的根源是对基本面(事实)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预期所致,其根基还是基本面。研究基本面是寻找价值的平衡点,只不过市场的钟摆从来不会在平衡点停下来,总是在其左右晃动――正是因为市场的钟摆效应,才为有准备的投资者提供了机会。
股票价值的根基是企业基本面,当主流偏见与基本面出现严重背离,市场的钟摆开始修正转向时,价格回归的强烈作用力会导致股价的极端形态。主流偏见既是市场钟摆的加速器,也会对其产生阻尼作用,最终导致转向。对于投资者而言,敏锐的方向感极其重要――钟摆与偏见的方向是否一致?
4
转向的迹象
1)有价值的信息
新闻舆论开始出现反向口吻;有没有更极端的情况出现;宏观环境和市场资金面发生变化;主流偏见的口气不再那么坚定,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
2)企业管理层开始行动
回购或抛售本公司股票;企业发展目标发生变更;领导者有利或不利的言论和举动。
3)服务数据验证
收入是利润的先行指标;收入的含金量变化;运营资本的变化。
4)市场数据验证
股价到达历史最低(高)估值区间;图形出现极端走势;成交量出现剧烈变化;融资融券出现剧烈变化。